首页 > 国内外动态
“我们是希望的搬运工”
中国红十字会救护转运车队北京队驾驶员群像

来源:中国红十字会总会

时间:2020-3-16

杨振宇

2月7日下午4时,中国红十字会救护转运车队北京队6名队员驾驶一辆救护车,星夜驰援武汉。

一个多月以来,6位来自北京市红十字会紧急救援中心(999)的“热血纯爷们”,用行动和汗水诠释了阳刚与责任,意志与忠诚。

陈科:“只要有任务,大家都是抢着去!”

3月13日晚8时20分,连续执行了6个小时转运任务的队长陈科回到驻地。两名队友上前迎接,笑着提醒他:“工作裤后面被纸尿裤洇透了。”

陈科有些不好意思:“没办法,时间太长了。”

当天,是陈科10岁儿子的生日。在转运工作间隙,陈科用手机和家人视频。千里之外,一家人正围着蛋糕唱生日歌,陈科对着被防护袋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手机,为儿子唱起了生日歌:“祝你生日快乐,祝你生日快乐……”

他说:“心里挺不是滋味的。”

2月6日下午,陈科接到了出征武汉的通知。当晚,队员们接受了穿戴防护装备的紧急培训。在近4个小时的练习中,每个人穿脱了四五次全套防护装备,“七步洗手法”更是练了无数次。培训结束后,大家都是一身汗。

2月7日下午,6名队员从北京出发,奔赴武汉。北京刚刚下了场大雪,愁云惨淡,陈科的心情也一样沉重,6日晚上,他只睡了3个小时。“武汉具体什么情况我们还不太清楚,我们最小的队员梁康还没结婚,另外几位队员都是上有老下有小,我作为队长,感觉责任重大。”

2月7日上午9时,6位队员来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,见到了迎接他们的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工作组,了解了相关情况后,陈科心里终于晴朗了。

在接下来的几天里,北京队和青海队合作,接车、接物资,安装调试负压救护车上的设备,为转运工作做好准备。

在陈科心中,北京队是一支“人心顺、士气高、干劲足”的队伍,“只要有任务,大家都是抢着去”。

3月13日,北京队需出动3辆救护车参与转运任务,陈科对魏增芳说:“您跟着去拍几张照片吧。”

魏增芳假装生气:“我不去,你不让我参加转运任务,我就不拍照!”陈科拗不过,笑着同意了他的出车要求。

一个多月以来,陈科既要参加转运任务,又要安排调度队员们的工作,他坦言:“很累,每天都在紧张中度过,我们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和侥幸。不过看到大家都平平安安,这是我最开心的事。”

魏增芳:“我想为儿子做个表率,男子汉要有担当!”

接到出征武汉的通知时,魏增芳正在国家体育场“鸟巢”参与维稳值勤,他在电话里对领导说:“没问题,我去!”

和兄弟们登上驶往武汉的救护车之后,魏增芳给爱人打了个电话:“我要去武汉了啊。”

“去武汉?!人家都往回跑,你去干什么啊?”妻子语气焦急。

“没事,不用担心,我已经决定了。”魏增芳说:“我想为儿子做个表率,让他知道,男子汉要有担当,国家需要我们时,要义无反顾地冲上前。”

练习穿防护服时,魏增芳心里想:“穿这么一身,从头到脚好几层,这怎么开车啊!”但是转运任务开始后,他却忽略了自己的感受,心里想的都是“稳一点,让患者尽可能舒适地到达指定医院”。

魏增芳最近一次来武汉是在2019年10月。那天,武汉的夜景令他记忆犹新,灯光璀璨,车流如织,满眼皆是繁华景象。他不由感叹:“哟!这武汉可不比北京差啊!”

四个月之后,魏增芳再次来到此地,眼前的武汉和上一次判若两“城”,大街上“连片树叶都没有,一切仿佛凝固了”,他心里百感交集。

魏增芳老家在河北省邯郸市,村里有个微信便民群,得知他出征武汉的消息后,乡亲们在群里纷纷为他点赞,他笑着说:“觉得自己‘男人’了一回!”

北京队在执行新冠肺炎患者转运任务之外,还肩负着在武汉市人民医院爱心献血屋、武汉金银潭医院献血屋等献血点接送血浆捐献者的工作,为捐献者的出行提供便利。

很多血浆捐献者上下车时,会对驾驶员说:“师傅,谢谢您!”

魏增芳对他们说:“其实我们都应该感谢您!”

赵昌龙:“男人嘛,永远不能退缩!”

在北京市红十字会紧急救援中心(999),魏增芳和赵昌龙是一对老搭档,负责患者的长途转运。两人曾轮流驾驶救护车,历时36个小时,将患者从北京转运至海南三亚。

在999急救中心工作四年,赵昌龙几乎跑遍了全国的所有城市。此次得到出征武汉的通知后,他一口答应下来。2月8日,抵达武汉的第二天,赵昌龙给爱人发了个微信:“我来武汉了。”

“真的假的?”妻子有些难以置信。

“咱干的就是这个工作,只要需要我就得来。咱妈心脏不好,千万别告诉她。”

赵昌龙说:“男人嘛,永远不能退缩!能来武汉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,这是我们急救系统的特权,也是我的荣幸,我很自豪!”

赵昌龙曾是大货车司机,此次赴汉,他丰富的经验派上了大用场。救护车的小故障,他凭声音就能判断排除,对车辆的档位和操作更是轻松上手,让队员们佩服不已。

刘铭:“我们是希望的搬运工”

和其他几位队员不同,刘铭是唯一一位“全家人都知道我要来武汉”的队员。

他说:“汶川地震没赶上,这次说啥也得来,我是党员,也是退伍军人,关键时刻必须上。”

2月7日下午出征前,妻子和女儿前来送行,女儿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,并把一个心形的卡片悄悄塞在爸爸的兜里。卡片上写着:“爸爸在武汉平平安安,我爱您爸爸,加油!”

工作之余,刘铭会把自己的工作照发给千里之外的母女俩。女儿在日记中写道:“看着爸爸站在路边吃饭,我和妈妈都忍不住哭了……我太想爸爸了,我怪这个病毒,因为它,爸爸才会去那么远那么危险的地方。爸爸您放心,我会保护好自己,努力学习,长大后我也要像爸爸那样,帮助有需要的人。

“最近转运工作量明显增加了,血浆捐献者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,平均每天要出两三班任务。”刘铭说:“转运患者是带去希望,接送血浆捐献者是传递希望,我们是希望的搬运工。”

董传江:“不知道还能不能见到我爸了……”

近几天,队员董传江经常偷偷落泪。

一周前,他80多岁的父亲突发脑梗卧床不起,无法进食,董传江心急如焚。哥哥安慰老人:“别着急,好好养着,一定要等老三回来!”

说到这里,董传江长叹一声,泪水在眼眶里打转:“不知道还能不能见到我爸了,就怕老人家等不到我回去……”

46岁的董传江是队伍里的老大哥,疫情当前,他主动请战。

爱人得知后有些紧张:“能不能不去?”

“我是退伍军人,又是党员,这话我能说得出来?”

2013年,董传江曾随中国红十字999紧急救援队奔赴雅安,开展地震抢险救援行动。他说:“做了18年院前急救,干的就是救人的事,能救一个人,感觉很有成就感。”

7岁的小女儿董婧涵在日记中写下对爸爸的思念:“我在朦胧的睡梦中听到爸爸对妈妈说:‘我要去武汉支援,你在家照顾好孩子。’等我醒来,爸爸已经在去武汉的路上了。爸爸给我发了他工作时的照片,我看了很心疼。我很想爸爸,希望爸爸早日平安回家。”

梁康:“我觉得很值,再累也值!”

30岁的梁康是队伍里年龄最小的成员。2015年9月3日,他参加了抗战胜利日大阅兵。2018年12月退伍之后,他成了999急救中心的新兵。

军人的热血从未冷却,他对陈科说:“陈队,出任务告诉我,我最年轻,体力好,多干点没问题!”

此次赴汉,梁康没和家人说:“我爸妈一直以为我在北京呢,他们就我一个儿子,还没结婚,我要是说了他们不定怎么担心呢!”

父母每隔几天都会给梁康打电话,他在电话中说:“上班呢,挺忙。”

来到武汉后,梁康的微信朋友圈屏蔽了父母,他说:“回去之后也不打算告诉他们,这就是我工作的一部分,别让他们担心了。”

在武汉,这个军营中走出的硬汉常常被周围的人感动着。

一次,梁康送一对血浆捐献者夫妇回家,夫妻俩上车时对他说:“我们恢复两周之后,还会再来捐献!”

3月7日晚,几名患者上车后,在车厢内高声唱起了歌:“武汉啊,别哭,我们在一起不会孤独……武汉啊,挺住,我们在一起就不会输……”

梁康转身向后看去,患者们向他竖起大拇指,齐声喊:“武汉加油!”

“我觉得很值,再累也值!”梁康说。

】 【打印】 【关闭窗口